欧陆娱乐-开拓者选中锋杨瀚森可能性低 内线已有新秀克林根坐镇

在NBA选秀大会日益临近的欧陆娱乐背景下,各支球队的选秀策略和潜在目标成为篮球界关注的焦点,有传闻将中国新星中锋杨瀚森与波特兰开拓者队联系起来,但多方分析显示,开拓者用首轮签选中杨瀚森的几率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开拓者队内线位置并不缺人,尤其是去年他们刚用高位签选中了中锋多诺万·克林根,这使得重复投资同一位置的可能性降低。

开拓者内线现状:克林根为核心重建

开拓者队在2023年NBA选秀中以首轮第7顺位选中了康涅狄格大学的中锋多诺万·克林根,克林根在大学期间展现了强大的防守能力和篮板控制力,帮助球队赢得了NCAA全国冠军,加盟开拓者后,尽管因伤缺席了部分比赛,但克林根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显示出了潜力,场均贡献8.2分、7.5篮板和1.8盖帽,球队管理层视他为未来内线核心,计划在2024-2025赛季给予他更多出场时间,以加速其成长。

开拓者队还有其他内线球员,如德安德烈·艾顿和罗伯特·威廉姆斯,艾顿作为前状元秀,上赛季场均能拿到18.5分和10.2篮板,是球队的得分和篮板支柱;威廉姆斯则是一名高效的防守型中锋,尽管受伤病困扰,但仍能提供篮下保护,这种内线配置使得开拓者在中锋位置上深度充足,无需急于补充新人。

杨瀚森的优势与局限性

杨瀚森作为中国篮球的新兴中锋,在CBA联赛中表现亮眼,他身高2米18,拥有出色的篮下技术和投篮手感,上赛季场均能贡献15.3分、9.8篮板和2.1盖帽,他的移动能力和传球意识也受到球探的称赞,被认为有潜力适应NBA的节奏,杨瀚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身体对抗强度还需提升,防守端的换防速度可能难以跟上NBA级别的小个子球员。

尽管杨瀚森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但他的选秀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多数模拟选秀将他排在次轮中后段或落选范围,这意味着他可能不是球队优先考虑的目标,对于开拓者而言,用首轮签(目前拥有第14顺位)选择杨瀚森显然不现实,而次轮签(第40顺位)则可能用于更迫切的位置需求。

开拓者的选秀策略:优先补充外线和前锋

开拓者队在2024年选秀中的重点预计是外线和前锋位置,球队在后场拥有斯科特·亨德森和安芬尼·西蒙斯等年轻球员,但缺乏稳定的三分射手和防守型侧翼,在前锋位置上,杰拉米·格兰特的表现虽稳健,但深度不足,需要补充能即插即用的球员。

NBA选秀专家约翰·霍林格在近期分析中指出,开拓者更可能用首轮签选择一名小前锋或得分后卫,如来自欧洲的尼古拉·托皮奇或肯塔基大学的罗伯特·迪林厄姆,这些球员能立即填补阵容漏洞,而中锋位置并非急需,球队总经理乔·克罗宁也曾公开表示,选秀将优先考虑“最佳可用球员”,但也会结合阵容平衡做出决策。

球队重建计划:耐心培养年轻核心

开拓者正处于重建阶段,以亨德森、西蒙斯和克林根为核心打造年轻阵容,球队在过去两个赛季通过交易达米安·利拉德和朱·霍勒迪,积累了多个未来选秀权,目标是长期竞争力而非短期突破,选秀策略更倾向于选择有高上限的球员,而非重复投资已饱和的位置。

杨瀚森虽然有一定潜力,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这可能与开拓者的时间表不完全吻合,相比之下,克林根已经适应了NBA节奏,球队更愿意给他更多机会证明自己,开拓者还可能通过自由市场或交易调整阵容,而非依赖选秀填补内线。

开拓者选中锋杨瀚森可能性低 内线已有新秀克林根坐镇

联盟趋势与国际球员的影响

NBA球队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国际球员,但选择中锋时更偏向于现代型内线——能投三分、换防灵活,杨瀚森的传统中锋风格在当今联盟可能面临挑战,尽管他的技术全面,但运动能力并非顶级,这也降低了开拓者等球队对他的兴趣。

开拓者选中锋杨瀚森可能性低 内线已有新秀克林根坐镇

中国球员在NBA的成功案例(如姚明、周琦)虽带来关注,但球队决策仍基于实战需求,开拓者队史上有过选择国际中锋的经历(如阿维达斯·萨博尼斯),但当前阵容构建更注重位置平衡。

杨瀚森加盟开拓者几率低

综合分析,开拓者选中锋杨瀚森的可能性确实不大,球队内线已有克林根、艾顿和威廉姆斯,位置深度充足,且选秀资源将优先用于外线和前锋,杨瀚森虽是一名有潜力的新星,但可能更适合其他急需中锋的球队,或通过双向合同进入NBA。

对于杨瀚森而言,落选或次轮被选中并非坏事,他可以选择继续在CBA磨练,或通过夏季联赛争取机会,而开拓者球迷可以期待球队在选秀大会上做出更符合阵容需求的选择,加速重建进程。

标签: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